本篇文章將會以實測數據的方式,深入解釋鈦製頭部和不鏽鋼頭部的不同,及詳細解釋升級後會在日常使用體驗上會帶給你哪些改變。

我是如何測試的?

測試機型:全原廠 2019 M(不鏽鋼頭部)vs 經典鈦製頭部

使用的打火機Honest 小型單焰噴射打火機

加熱的完成時間:從完全冷卻的室溫,加熱到最高溫,也就是上蓋最底部的位置。加熱時以中等偏快的速度,在手指間旋轉 DynaVap 使整圈能均勻加熱。並保持手部穩定,將火焰落點都集中在完全相同的位置,烤到喀 Click 聲響起為止。

冷卻完成的時間(共兩聲):加熱完成的喀 Click 聲響起後,我會讓頭部懸空擺著,不接觸任何會讓它加速冷卻的外部物體(例如金屬或磁鐵),直到頭部自然降溫到冷卻的兩聲喀 Click 聲響起為止。

上蓋降溫到手可以碰的時間:冷卻的兩聲喀 Click 聲響起後,我會每隔 5-10 秒,用指尖碰觸一下上蓋測試溫度,直到可以完全用手指捏著上蓋並拿起,也不會被燙到為止(這時還是溫的)。

完全降溫,回到室溫的時間:再來我會每隔 10 秒,用指尖碰觸一下上蓋及頭部測試溫度,直到完全降溫至室溫,也就是未使用時的溫度,為止。

 

使用體驗上有什麼差異?

 

先簡單講 DynaVap 的正確使用流程:

  1. 裝好燃料後,用噴射打火機加熱上蓋
  2. 加熱完成,聽到喀聲 Click(1-2聲 不一定)
  3. 開始吸氣(抽)
  4. 冷卻完成,聽到喀聲 Click(總共會有2聲)
  5. 這時才可以再加熱,開始下一口的循環

 

 更快的加熱、冷卻時間: 

 

 

相信有用過M的人都知道,在加熱完成,抽完一口後,不鏽鋼頭部的餘溫還會維持很久,你必須耐心等到聽到冷卻的喀聲後,才能開始下一口。如果你不小心提早加熱了(這個經驗應該不少人有過),你就會看到燃料槽過度加熱,開始冒煙,打開來看,整鍋草就已經變黑、燒焦了。

而鈦製頭部,因為進氣更順暢、進氣量也更大,在你吸氣時,它能同時將更多的外部空氣導入頭部中,幫助加速冷卻。加上鈦合金的材質特性,不但加熱完成的時間更快,冷卻喀聲也會更早出現。在吸氣結束後沒幾秒,甚至在你一口快結束時,就能冷卻完成,並且馬上接著下一口,而不像不鏽鋼需要等待長得多的時間。

那這在實際使用上代表著什麼呢? 這為你帶來的好處就是:兩口間的等待時間更短,以遊戲術語來講,就是CD時間更短。

當你要分朋友抽的時候,不用再說「再等一下!因為它還沒冷卻」,然後還怕沒聽到喀聲,兩個人一起在很高的狀態下,屏氣凝神的等待喀聲出現,或兩個人都不知道喀了沒,一直問對方「喀了嗎? 你剛剛有聽到嗎?」(想起來有種 Cheech and Chong 的喜劇感XD)。

或是例如在電影院外面,開演前你想要補好補滿再進去,這時如果用鈦頭,它的CD時間更短,你能一口緊接一口,迅速榨乾一整鍋,獲得所有效果。相較於加熱、冷卻都更久的不鏽鋼頭部,整個過程時間會增加 40% 以上,你很可能就錯過片頭5分鐘了。所以,不管是趕時間,或甚至只是日常使用,CD時間更短這點都是能帶來顯著優勢的。

 

可調整容量的燃料槽:

 

先說明調整容量的方式:鈦頭的燃料槽內部,除了可以將濾網放在最底部之外,上方還多了兩個額外的卡點,可以將濾網往上固定到兩個卡點其中之一,就會使燃料槽空間變小,將總容量減少到原本的 25% 或 50%(如圖)。

對於用量不大,耐受性也不高的微量使用者來說,能把燃料槽調小這點肯定很吸引人,可能你就是因為看到了這個特點,才開始想了解鈦製頭部,甚至考慮要購入。

但老實說,我認為這點可有可無,我只會視為屬於「更方便」的優勢,而不是鈦頭的主打賣點,更不會說這是一個足以大幅提升使用體驗的功能。

我為什麼這麼說呢?因為 DynaVap 系列是燃料寬容性非常高的機型,不像有些機型,磨得太粗,不行;裝得太少太鬆散,也不行。而 DynaVap 不管你燃料磨得粗或細,不管你放全滿或半鍋,它都能給你很好的效果。

所以,我要說的是,即使沒有調整容量的功能,你一樣也能在濾網維持原位的情況下,選擇全滿或只裝半鍋,帶給你的效果也和調整後幾乎無差異。而我上面說的「更方便」的優勢,就是在如果你確定你都要只要用半鍋的情況下,你可以直接把濾網卡到半鍋(50%)的位置,以後你的「直接裝滿」就是等於半鍋,而不用在直接裝滿後,還要多一個把裡面的一半草再挖出來的步驟,這就是方便性提升的地方。(因為裝料最迅速也最好的方式,就是直接裝滿,燃料槽直接往裝著草的容器用挖的,或用吸的裝滿。用手拿草裝,不但會沾到手,速度也比較慢。)

 

如何調整燃料槽容量?

 

上蓋降溫到手可以碰的時間:

我會在冷卻時間外,又另外放入這個時間,是因為冷卻喀聲響起後,只是代表能加熱下一口了,但並不代表不會燙了,這時的頭部還處於高溫的狀態,直接摸上蓋肯定會被燙到。而如果這是一鍋的最後一口,你抽完要裝新燃料,就必須經過把上蓋拿開這個動作,所以可以想成這是兩鍋之間的等待時間。

當然我知道有些人是鐵砂掌不怕燙,所以這個測試結果會帶有一點主觀性。但秒數當作參考就好,主要看的是差異比例,可以看到,在這點上,鈦頭降溫速度會比不鏽鋼頭快上兩倍左右,幾乎在冷卻喀聲響起後10秒內就可以觸碰;不鏽鋼則是喀聲後30-40秒才降溫到可以觸碰的溫度,這個差異是非常大的。

 

更順暢的進氣:

由左至右:2017>2018>2019 M(不鏽鋼頭部)

 

進氣量&進氣順暢度:鈦製頭部>2019 不鏽鋼頭部>2017/2018 不鏽鋼頭部

 

這裡要先說一下,本測試使用的是 2019M,如果你的 M 是 2017/2018,那在進氣這點上,差異更會極度明顯。因為在 2018M 到 2019M 的升級中,原廠首次在基本款 M 的頭部上加了之前只有在高階鈦頭上才有的進氣凹槽,還改變了進氣的刻痕,這讓 19M 的進氣比起 18M 明顯提升。而鈦頭的進氣,又比 19M 更高了一個等級。

進氣的差異,原因就在外觀上,有幾點不同之處(與19M相比):兩者皆有五片散熱片,但鈦頭的似乎更扁一些。進氣凹槽也都是三個,但不銹鋼的較深但偏窄;鈦頭則是較淺但面積更寬。最大的差別是在進氣刻痕上,不鏽鋼是有拐角的閃電型,刻痕的深度也較淺;鈦頭則是從底部到頂部一氣呵成向上的螺旋形,刻痕的深度也更深,可以導入更大量的氣流。

在這點上,比較難用文字精確的形容出差異,但只要你有機會可以同時交叉比對,你會發現鈦頭吸氣起來的阻力明顯更小、氣流更順暢,從吸氣的聲音上也可以聽出來,輕輕吸就可以獲得比 19M 更大的進氣量,有一種開 Turbo 的感覺。

 

結論

鈦頭是所有 DynaVap 原廠配件中,裝上後升級幅度最大、也最實用的一個,帶來的最大優勢就是「進氣量」「冷卻速度」顯著提升。對於微量使用者來說,調小燃料槽是個超方便的功能;對於耐受性高的大隻佬來說,迅速的冷卻和加熱,能讓你不用等待,一口接一口,快速榨乾一鍋。還有進氣的提升,無論你是 17/18/19 M 的使用者,換上後都能感受到吸阻變小,氣流明顯更順暢。總而言之,這是一個能真正提升使用體驗的有感升級。如果有預算要升級你的 M 的話,那鈦頭是你該考慮的第一選擇。

最後,Have A Good Trip!